積極財政政策明確地被重新提上日程。在數年來刻意地推行財政緊縮(旨在降低預算赤字并穩定公共債務比率)之后,2015年發達經濟體的財政政策立場大致是中性的?,F在有跡象顯示,財政政策立場正轉向略具擴張性,幾個主要國家的政府似乎聽取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關于增加基礎設施支出的呼聲。
在政府能夠以低于零的實際利率為公共投資項目籌資之時,這似乎是一條顯而易見的路徑。即便是那些認為政府項目通常低效、浪費的人,也很難辯稱公共交通、住房、醫療和教育項目的實際回報是負值[1]。
由于一些國家的貨幣政策看來已達到極限以及日本和歐元區仍然沒有擊退通縮威脅,我們看到具有供給側特點的一攬子財政刺激方案開始出現,尤其是在日本和中國。
您已閱讀15%(302字),剩余85%(177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