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去年的這個時候相比,網絡安全似乎正在淡出中美關系的議程。自去年9月中美在網絡安全領域達成“六項共識”以來,中美在網絡安全領域總體上保持了平靜的態勢。今年9月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中美兩國元首會晤達成成果清單,表示中美兩國在網絡領域擁有共同利益和責任,重申去年9月的共識,同意繼續加強在這一領域的合作,攜手應對挑戰。
今年年初的時候,有來自微軟、思科、因特爾和IBM的四位美國企業代表加入了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TC260)委員行列,該委員會共有81名委員,負責制定中國的網絡安全標準。這是TC260第一次向外國企業開放代表資格。這表明中國愿意和美國在網絡安全領域開展更多的交流與合作。不僅如此,在今年早些時候中國頒布的《反恐法》和《網絡安全法(草案)》中,美方企業反饋的一些意見也被中國的政策制定者所納。這從另一方面也表明,無論是在網絡安全的國際還是國內的規則制定中,網絡安全專家的參與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從2012年開始,網絡安全問題從一個技術性的議題逐步上升到影響兩國關系走向的國家安全議題和外交議題。兩國政府一開始并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來處理這個非常專業化并有影響深遠的問題。雙方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也充滿了困難與挑戰。被寄予厚望的中美網絡安全工作組會議在2013年召開了一次正式會議和一次“會間會”后,就因為美國單方面起訴五名解放軍軍官而被終止。
您已閱讀33%(593字),剩余67%(120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