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可以確定了。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永遠不會向中間立場靠攏。“讓特朗普做他自己,”是其團隊新的座右銘。這句話讓人摸不著頭腦,因為他從未嘗試其它策略。通過聘請極右翼保守派網站Breitbart News的斯蒂芬?班農(Stephen Bannon),特朗普打消了一切尚存的疑慮:他的競選策略主要是煽動白人的怨恨。在接下來的競選階段,他將喚醒他找得到的所有黑暗恐懼。自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以辭去總統之位來終結美國“漫長的國家噩夢”以來,已經過去了40多年。特朗普版的噩夢還將延續很久。如果他競選失敗了,我們也沒什么理由認為這一切會隨之結束。
這位前真人秀明星與尼克松相像的地方既有意識形態層面的,也有心理學層面的。身為美國第37屆總統的尼克松收集怨恨就像集郵家收集郵票。尼克松從未遇到過他不想耿耿于懷的憤怒。福克斯新聞(Fox News)不光彩的創始人羅杰?艾爾斯(Roger Ailes)當年成名,就是因為他在1968年總統競選中訓練尼克松增加微笑、把電視當作自己的朋友,最后贏得大選。并非巧合的是,艾爾斯現在指導特朗普與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進行電視辯論。他的任務十分艱巨。特朗普或許會借鑒尼克松1968年的劇本,搞一場以恐懼為本的競選,呼吁法律和秩序。但是如今沉默的多數派中的白人比例遠不及當初。以此作為競選策略,特朗普無異于玩火。
不過,作為媒體策略,該策略行得通。尼克松認為,能喚起人們反應的是恐懼,而不是愛。“他們不會在主日學校教這些——但這是事實,”他表示。他還對精英群體——被他的副總統斯皮羅?阿格紐(Spiro Agnew)稱為“無恥勢利小人的軟弱核心”的教授、常青藤畢業生和專家——懷有深深的仇恨。特朗普的周圍也盡是懷有尼克松式不滿的人。他的第一個導師、具有傳奇色彩的紐約律師羅伊?科恩(Roy Cohn)曾發表高見稱,與其了解法律,你還不如了解法官。特朗普每天都會交談的的老朋友羅杰?斯通(Roger Stone)認為,“仇恨是比愛更強烈的動機”。上月辭職的特朗普前競選經理保羅?馬納福特(Paul Manafort)憑借為世界各地的偏執狂強人擔任顧問而起家。班農的網站充斥著各種陰謀論。如今他得到了一個黃金機會,可以把他的偏執狂轉化為總統競選策略。那會是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