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如同任何天翻地覆的重大歷史事件一樣,英國脫歐的后果也必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從中國的角度看,以前在貿易上基本把歐盟作為一個整體來交往,英國只是歐盟一個成員。而且鑒于歐盟條約要求貿易政策完全在聯盟層面制定(這包括貿易協定的簽訂),成員國基本上被剝奪了獨立行事的權力,所以中國也不可能有單獨的對英國貿易政策。但現在情勢已然發生如此劇烈變遷,中國必須重新考慮和英國的貿易關系框架。以筆者之見,現在是中國與英國開始認真商談一個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China-UK FTA)的最佳時期。在當前情勢下,這樣一個協定既可行,又必要,甚至其開始談判本身就能給中英雙方創造巨大的雙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因為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給雙方造成的經濟風險。
對中英雙方來說,一個自由貿易協定首先最大程度地符合兩國現在的戰略需要。英國脫歐大局已定,目前亟需在國際上尋找其他友好國家的支持,尤其是那些實力較為強大的國家。發展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已經成為英國緩解脫歐不良后果的必需品。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可以將英國與中國的互惠經貿合作關系制度化,從經濟上“綁定”中國這個貿易伙伴。對中國來說,為了實現強國夢,不管是稱之為“大國崛起”還是“民族復興”,與世界上最主要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一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具有巨大的戰略意義。尤其是在如今因為南海和東海問題受到美日圍堵的局面下,強化與英國的合作,將中英關系進展到自由貿易協定的層面,既符合中國的“一帶一路”大戰略,又防止目前與美日在某些問題上的沖突被轉化為與整個西方的摩擦。此外,與英國的自貿協定能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的經濟實力、貿易自由化和規則化的政治意愿,以及在貿易協定方面的談判能力,它會在國際上造成巨大的示范效應,為中國與其他發達國家談判自貿協定鋪平道路。
其次,一個自由貿易協定也符合中英雙方的經濟需求。首先要明白的是,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實現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與西方老牌發達國家英國在國際貿易上是天然互補的。中國的物美價廉的工業產品和消費品能幫助英國人民以較低成本維持生活水準,而英國發達的金融業、服務業與高科技產品又恰是中國需要加強的地方。即使英國離開歐洲,它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成熟的市場經濟之一,是擁有國際金融中心和高科技行業的西方大國,其本身的經濟體量也不可小覷。簡而言之,中英自貿協定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讓雙方實現各自的比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