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英國退歐、難民危機和希臘占據了頭條新聞,但歐洲央行(ECB)很快就必須為歐元區解決兩個更為尋常、但同樣關鍵的問題:量化寬松的未來以及銀行對政府債券的持續“成癮”。但既然這是歐洲,所有問題都是兩難選擇,引發爭議,重燃根深蒂固的觀點,還有陷入僵局的風險。
就量化寬松來說,問題在于,這個資產購買項目將在明年3月結束,屆時很可能無法兌現讓通脹重回2%目標的承諾。并非不合理的是,央行官員們暗示稱,可能延長對恢復信貸和增長至關重要的量化寬松項目。意料之中的是,也有人反對這么做。
就銀行來說,問題在于,它們的資產負債表上充斥著政府票據。在市場情緒轉變之際,主權債券價格下跌可能很快轉化為銀行危機,并反過來影響到人們對主權債券的信心——而在危機期間,主權國家是銀行的終極后盾。一旦來自量化寬松的價格支撐終止,就比較有可能重現這種“銀行-主權債券的死循環”。監管機構暗示要限制銀行對本國政府債券的敞口,而意大利等國家反對失去寬松資金。
您已閱讀31%(411字),剩余69%(92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