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切問題都歸咎于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是件時髦之事。在工黨(Labour party)的一些人士看來,這位英國前首相領導該黨走了一段新自由主義的彎路,而且在1997至2010年間丟掉了500萬張選票。在興奮地等待齊爾考特(Chilcot)調查報告出爐的其他工黨人士眼里,布萊爾是一名應在海牙(The Hague)接受審判的戰爭犯。雖然這些非難言過其實,但在一件事上布萊爾負有責任。如果6月23日英國在公投中贊成退出歐盟(EU),可以說,布萊爾應承擔相當大的責任。
這一切可以追溯至2004年,當時,歐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擴張,正式納入包括波蘭、匈牙利、捷克在內的多個東歐國家。與德國人不同,布萊爾非常不明智地反對對這些新歐盟公民的自由遷徙實施過渡性控制措施。布萊爾政府當時預計,歐盟此輪擴大將導致每年有1.3萬移民進入英國。但這一數字最終達到每年接近17萬人。
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最近一篇社論所言,布萊爾“嚴重低估了可能來到英國的東歐人數量”,他在歐盟東擴問題上處理失當造成了移民已經失控的普遍觀念。
您已閱讀46%(456字),剩余54%(52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