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預期管理走向前臺
預期管理作為宏觀調控中的必要手段,其重要性近幾年也逐漸為中國政府所認識。2015年的股市大震蕩,就被詬病為是與市場溝通不夠、預期管理沒做好,以至于好政策出現了壞效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中國傳統“官管民”思想下的潛意識行為。
從經濟學上的分析可知,預期管理是一種成本低廉的宏觀調控方式——政府其實不需要真正付諸行動,只需說說話、表表態,即可引導公眾和市場的行為。顯然,預期管理要有效,存在有以下幾個先決條件:一、政府的誠信,即政府言行一致、言出必行;二、明確的政策前瞻,模糊、穆棱兩可的提法將會令市場無所適從;三、更為重要的是,政策被市場所認可,即市場認為政策是“正確”的——市場認為政府將采取的政策是符合經濟規律的,是符合公眾利益和發展長遠目標的,即使短期有沖擊或者存在對部分群體的傷害,但整體上市場會歡迎該政策并積極響應之,而不是抵制!可見,預期管理并非政府簡單“喊話”就可,按照上面分析的預期管理有效先決條件,預期管理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和“技術活”。
您已閱讀18%(441字),剩余82%(201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