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世界充滿希望。柏林墻倒了,自二戰后便分裂的德國重歸統一。在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的帶領下,蘇聯(Soviet Union)15個加盟共和國正向著關系松散的方向邁進,結果不久就紛紛獨立——期間還穿插了一出政變風波,1991年夏,強硬派發動政變,企圖阻攔變革之風,最終未遂。
歐洲以外,被關押27年的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終于獲釋,令南非舉國歡騰。“馬迪巴”(Madiba,即曼德拉)還在演講和采訪中反復強調要和平與和解,不要復仇和暴力革命,這些言論令民眾歡欣鼓舞。全世界到處都上演著從專制向自由轉變的畫面。比如在智利,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將軍(General Augusto Pinochet)終于在20世紀80年代末放權,將權力交給一個民選文官政府。接著是中國,受1989年天安門廣場事件影響,政府放松了對經濟的管控,在隨后若干年掀起一波自由化、民營化浪潮。
就連伊拉克也在“沙漠風暴行動”結束后看到希望。1991年2月28日,老布什(George HW Bush)總統在電視講話中宣布:“科威特解放了,伊拉克軍隊被打敗了,我們的軍事目標實現了。”老布什也很樂觀,將這場軍事勝利視作一個新篇章的開始,而不是舊篇章的結束。他在此次講話中還表示,眼下“不是歡呼勝利的時候,當然也不是洋洋得意的時候。我們現在必須開始考慮勝利和戰爭之后的事。”沒人對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改變本性抱有一絲幻想,但除去他也不容易,而且還會付出得罪阿拉伯世界盟友的代價。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迪克?切尼(Dick Cheney)也指出,“我想的問題是,薩達姆值得美軍再付出多少傷亡?我的答案是,不怎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