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戴軍(音)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真的來到了這里。站在莫斯科紅場上,這位來自中國中部的74歲退休教師惆悵地凝望著克里姆林宮的高墻、著名拱廊式古姆百貨商場(GUM)富麗堂皇的外觀以及姜餅風格的莫斯科國家歷史博物館(State Historical Museum)。半個多世紀前,作為中國一名學習俄語的學生,雷戴軍曾驚嘆于在教科書中看到的這些景象。如今,他終于來到了俄羅斯,在妻子、兩個女兒、一位女婿、外孫子和外孫女的陪伴下,用兩周時間游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九歲的外孫女尤倩(音)擺姿勢拍照的時候,雷戴軍正全神貫注地聽著身邊走過的俄羅斯游客講話。“我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他失望地說,“當初上大學的時候,我可是精通俄語。雖然一開始很難,我還是掌握了這門語言。但現在,全都丟了。”
像數百萬同時代的其他中國人一樣,雷戴軍接受的教育極大地受到了蘇聯文學、電影及音樂的影響——蘇聯是當時北京最親密的盟友。但上世紀50年代末這兩個共產主義大國間爆發的意識形態分歧,在后來的幾十年間一直困擾著兩國關系。如今,由于陷入了與歐洲和美國的憤怒對峙,俄羅斯已經明顯轉向東方。自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選擇俄羅斯作為首個出訪國家以來,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與習近平已經會晤了十多次。去年,在俄羅斯紀念打敗納粹德國70周年的慶典活動中,坐在普京身旁的正是習近平。普京還表示,俄中關系在向前發展,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