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中國萬達集團宣布以不超過35億美金現金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這是萬達繼2012年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運營商AMC100%股權后再度染指好萊塢。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瘋狂增長,影視大亨們對全球第一電影制造中心的征服欲日漸膨脹。如果說之前華誼兄弟投資華納前高管自立門戶的STX,湖南電廣傳媒和獅門影業達成三年深度戰略合作尚屬理性謹慎之舉,那么王健林狂砸230億人民幣的全盤并購更像一次激情澎湃卻又帶著幾分狂妄和盲目的豪賭。擁有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聽起來風光驕傲,然而“傳奇”背后,是怎樣的現實呢?
傳奇影業并不是最好的收購目標,好萊塢知道,王健林也知道,但雄心勃勃的他并沒有太多選擇。他的首選目標是米高梅和獅門影業,前者雖然產量寥寥,在破產重組中掙扎求生,但依然手握007、《霍比特人》等數千部賣座和經典電影版權,對當下推崇IP的中國大亨相當有誘惑力;后者是目前好萊塢六大以外最活躍的獨立軍團,其旗艦級系列《饑餓游戲》屢屢創造票房佳話,搶了六大不少風頭,論品牌影響力和IP打造空間,這兩家均遠勝傳奇影業,但無論是老牌獅王還是新晉猛獅,對于萬達都是難以一口吞下的龐然大物。相比之下,成立僅12年,出品影片才近50部的傳奇影業當然更容易就范和把控。
在傳奇影業的作品表上,赫然列著《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超人:鋼鐵之軀》、《侏羅紀世界》、《宿醉》等全球大賣的熱門系列,造成這些重磅IP被“傳奇”擁有,可供持續開發的錯覺。事實上,“傳奇”不過是和華納、環球聯合投資而已,續集開發權都被大公司死死攥住,哪里有別家置喙之地?而隱藏在熱賣大片身后的,是一連串你或許從沒聽說過的慘敗之作,如《第七子:降魔之戰》和《駭客交鋒》。前者的主演是奧斯卡影帝杰夫?布里吉斯和奧斯卡影后朱里安?摩爾,后者由拍過《盜火線》的邁克爾?曼執導,當紅小生“雷神”海姆斯沃斯聯手湯唯和王力宏。大導演,大明星,魔幻大戰,黑客犯罪,看起來必然賣座的元素組合起來完全可能朝你想象不到的方向發展。每一家在好萊塢打拼的公司都不可避免的吞咽走眼翻船的苦果,“傳奇”也不例外,一旦失手,往往就是數千萬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