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的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亮點不少,會議提出明年中國經濟的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并圍繞上述任務落實提出不少新穎表述:如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化解產能過剩;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化解房地產庫;降低社會保險費,幫助企業降成本等等。在筆者看來,上述措施的推出體現了決策層平衡穩增長、調結構與促改革的頂層設計。
與此同時,筆者認為關注美好愿景如何落實同樣是關鍵。畢竟存在一些看似矛盾的目標,在操作中自由發揮的尺度很大。例如,降杠桿、去產能必定導致經濟下滑,穩增長能否兼顧?鼓勵農民買房后,就業和社會服務是否可以保證?而這又和地方政府收入下滑之間的困境如何協調?
如此一來,不少問題在落實過程中存在不確定性。實際上,12月中國審計署發布的穩增長跟蹤審計結果,截至10月份,鐵路、水利等重大建設項目進度緩慢延滯,有些項目完成10%都不到,便足以說明難點在于落實。因此,明年能否做到增長放緩中的結構轉型,加快改革又不至于經濟失速,還需對以下三個方面的難點有充分準備。
您已閱讀14%(439字),剩余86%(274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