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無疑是近年來在中國最具公共影響力的政治學者之一。在他最近的兩本著作《中國模式:經驗與挑戰》和《未來三十年:改革新常態下的關鍵問題》中,他縱議中國發展道路與發展邏輯,為中國的改革與轉型建言獻策,并探討中國應該在世界上占據的位置。鄭永年的觀點往往能超越各種政治化的主義紛爭,保持獨立的批判精神,給予公允和有說服力的解讀與分析。
很明顯,當下的中國正在經歷又一個歷史轉折點。中國正在進入后改革開放時代,未來可以輕松摘取的“低垂之果”越來越少,改革的阻力日益增大,各方面的挑戰性也不斷增強。應該如何認識近幾年來中國反腐等行動的得與失?應該如何處理改革中集權與分權的關系?中國的民主化建設應該走什么樣的方向?中國又應為未來的發展培育什么樣的思想資源?帶著這些問題,FT中文網近期專訪了鄭永年。
鄭永年認為,未來30年里,中國應該把目前正在政策層面推行的一些改革,逐步上升到制度層面,最后上升到法律和憲法層面。在下一步最重要的社會建設和制度建設,這樣一來,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可望成為一個民主富強的國家。以下是采訪記錄。
您已閱讀4%(469字),剩余96%(996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