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長朱光耀近期在財新峰會的一段發言引發了市場的關注,他表示,傳統上認為的3%的財政赤字紅線以及60%的債務比例紅線,值得進一步研究。這句看似簡單的表態,卻似乎在暗示中國整體的財政政策導向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市場也認為這表明中國在來年有加大財政刺激的可能性。
這兩條紅線,3%是指財政赤字在當年占GDP的比重,60%則是指存量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將這兩條指標結合在一起,意在達到短期和長期的平衡。比如說,一個國家在短期內實施了較大規模的財政刺激,那么在中長期內可能需要實施一定程度的財政緊縮,來保護整體財政政策的穩健和可持續性。
中國政府歷來在財政政策上同時強調這兩條紅線,這當然也是出于整體宏觀經濟健康運行的考慮。但近年來,這兩條紅線開始顯得制約性太大而彈性不足,并對整體財政政策形成掣肘。比如說,近兩年來,中央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上升至2.1-2.3%的水平,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受制于3% 的紅線,財政刺激空間有限,因為即使出臺一個一萬億元的刺激計劃,其額外的財政支出就將達到GDP的1.5%,整體財政赤字率就會輕易超標,而一萬億元對于整體經濟的刺激效果則較為有限。
您已閱讀23%(502字),剩余77%(167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