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歐洲仍生活在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以及隨后的歐元區危機的陰影之下。更好的政策本來是否能避免這一結果;如果能,會是什么政策?
復蘇正在進行,但程度有限。受危機影響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變動現在幾乎普遍為正值。但GDP仍遠低于根據危機前趨勢預測的水平。在多數情況下,增長尚未恢復如初,主要是因為生產率增速下滑。在歐元區,今年第二季度的GDP仍低于危機前水平。在受危機影響的歐元區成員國,回到危機前的產出水平仍遙遙無期。他們將遭遇“失去的幾十年”。
從23個高收入國家的樣本出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教授勞倫斯?鮑爾(Laurence Ball)總結稱,潛在產出損失大小不一,從瑞士的零到希臘、匈牙利和愛爾蘭的逾30%。他總結稱,總的來看,今年的潛在產出將比根據危機前趨勢預測的低出8.4%。他指出,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所帶來的破壞性大致相當于損失整個德國經濟。
您已閱讀23%(423字),剩余77%(141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