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增長與市場經濟的完善,經濟學在中國備受關注,成為顯學;于此同時,中國經濟學家這一群體也對于政策取向乃至中國經濟前景也存在不同聲音,共識與分歧同時存在,后者甚至隨著中國環境變化而日益分化。FT中文網對此長期關注,倡導公共話題理性討論,陸續推出《經濟學與中國》專題討論,歡迎關注。編輯事宜,聯系jin.xu@ftchinese.com。
——兼與錢穎一教授商榷
日前中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經濟學家錢穎一教授在財新網的訪談中,批評國內有將中長期的經濟趨勢問題混淆于短期波動問題的傾向,說中國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就是經濟一旦下行民間就催促政府出臺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以求“搭便車”。他質問道:“既然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怎么一到關鍵時刻,全都指望政府出臺各種刺激政策呢?”他進而主張要回歸市場,發揮企業自身的調節與創新能力,因為中國當前的問題不是短期經濟周期的問題。
您已閱讀11%(401字),剩余89%(331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