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似乎正處在一個岔路口。走其中一條路,意味著2016年世界經濟狀況可能要從平庸惡化為極糟;而走另一條,意味著自2008-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正常化進程將幸運地延續下去,全球經濟將變得更平衡、更具可持續性。沒人能確定世界將走哪條路;也沒人知道政策力度是否大到足以影響結果。
毫無疑問,全世界銳利的目光都聚焦在這些風險和挑戰上。恐懼在今夏人民幣貶值后急劇上升,突顯出人們對中國經濟前景正迅速惡化以及其他昔日全球經濟明星國家(如巴西、俄羅斯)衰退加深的擔憂。全球股市剛剛經歷了自2011年以來表現最糟的一個季度。
伴隨金融市場的疲弱,資本回撤到了位于發達世界的“避險港”,大宗商品價格一落千丈,世界貿易增長仍停滯不前。由于中國占全球產出的16%、占全球預期增長的近3 0%,不久前還是世界經濟可靠引擎的中國,如今被視為世界經濟最大的薄弱之處。經合組織(OECD)稱:“全球增長的主要風險在于中國超出預期的增長放緩。”
您已閱讀19%(406字),剩余81%(169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