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首腦并不真正知道彼此間要如何交談,他們就像運行著不同操作系統的計算機。”一位近距離觀察過多次美中峰會的美國官員曾經這樣告訴我。因此,盡管中美雙方強調,此次訪美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的會晤是建設性的,我仍不免有些懷疑。因為中國和美國看待世界的方式截然不同。我發現中美觀念存在五大差異:
1.周期性V線性:中國歷史悠久,美國歷史非常短。習近平喜歡指出,“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文明國家,我們有著5000年的歷史”。而美國的歷史不到250年。這種視角的不同對兩國領導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有著深刻影響。大體而言,由于中國的歷史由王朝的興衰塑造,所以中國人是周期性思維。持續數個世紀之久的好時代之后就是同樣持續數個世紀的壞時代。相比之下,自1776年建國以來,美國基本上沿著一個方向行進——國力越來越強,民眾越來越富裕。結果是,美國政客往往以線性方式看待歷史,也往往相信進步是自然規律。
2.普適性V特殊性:美國立國的信條是,“人人生來平等”,擁有相同的不可剝奪的權利。由此美國人發自內心地相信自由和民主等普世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最好適用于世界各個角落。相比之下,中國人是特殊論者。他們相信,適合中國的并不一定適合全世界,反之亦然。思想上的差異決定了美中在干預外國沖突和保護人權方面截然相反的做法。
您已閱讀37%(565字),剩余63%(97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