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訪美,成為市場觀察中美政策互動的一個窗口。近段時間以來的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也必然會成為兩國元首討論的關鍵話題,這其中中國的匯率政策和美國的利率政策之間的互動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采訪時,習近平表示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更加市場化的方向邁進。對于外界關心的資本流出問題,習近平也指出,中國外匯儲備依然充裕,在世界范圍內仍屬于很高水平,“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以及人民幣國際化推進,中國外匯儲備有所增減是正常的,不必過分擔憂。”
此前的9月份議息會議上,美聯儲決定保持基準利率不變,并將原因之一歸結為中國市場動蕩帶來的不確定性。坦率地說,美聯儲的這一表態一方面表明中國影響力的上升,但另一方面似乎也頗有些“推卸責任”的意味——美國加息與否事實上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失業率和通脹的表現。在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背景下,美聯儲不斷推遲加息進程,事實上給新興市場經濟體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在美元走強的大背景下,離岸人民幣市場也讓中國更多感受到來自全球市場的壓力。為了減緩這樣的壓力,中國央行也被迫采取了對離岸市場的干預。
9月10日下午,離岸人民幣市場出現了自“一次性貶值”以來最大的一次波動,當天下午到晚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的匯價升值超過一個百分點,甚至一度出現與境內市場價差完全收平。市場普遍猜測,中國央行為了避免被離岸市場牽著鼻子走,通過中資機構拋售美元來穩定離岸人民幣匯價。
您已閱讀19%(626字),剩余81%(264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