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民幣以及中國金融話題一直是熱點,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仍舊受人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人傾向于認為,中國央行在三個星期前的“一次性貶值”,只是為了滿足進入特別提款權(SDR)的要求,而非通過此舉達到“一石多鳥”的目的。
從之后的央行舉動中可以看出,由于本次“技術性調整”帶來了超乎預期的市場影響,為了挽回市場影響、并穩定市場預期,央行不惜動用外匯儲備在市場上大幅度干預匯率。而這樣的干預也讓人隱約感覺到,央行在一開始并沒有打算讓人民幣大幅貶值,而中間價的調整只是滿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要求的一步而已——IMF在評估報告中有些不客氣地表示,人民幣中間價并非由市場決定。
從人民幣匯率波動后帶來的市場影響可以看出,人民幣再也不是一個非主流貨幣,但中國總理李克強和央行行長周小川此后的維穩表態,無疑表明中國仍然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樣前所未有的市場波動。
您已閱讀21%(377字),剩余79%(140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