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不被歐元區迄今為止上演的最驚心動魄的一幕大戲深深吸引?隨著希臘與歐盟達成紓困協議,該幕大戲于達到了最高潮,該協議可確保歐盟維系統一,也讓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成了該國蒙受奇恥大辱的代表。
經過14小時艱苦談判達成的協議文本,宣布了維系歐盟不分裂的最新條款,通篇措辭都是近乎莎士比亞作品的豪言壯語——抑或說至少可與已故大編劇兼導演伊利亞?卡贊(Elia Kazan,其父母恰巧都是希臘人)的作品水準相媲美,伊利亞?卡贊執導了《碼頭風云》(On the Waterfront)以及《伊甸園之東》(East of Eden)等經典名片。
如此“劇情大片”,如此赤裸裸的情感表述。正如我研讀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的講話(他一方面設置種種障礙,另一方面卻信誓旦旦地說必須要找到破除債務僵局的方法)、法國財長米歇爾?薩潘(Michel Sapin)要求各方“暢所欲言”并公開說出滿腹牢騷的呼吁,以及德國財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Wolfgang Sch?uble)對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說自己“不是白癡”的憤怒抗議時,很容易讓世人想象到整場談判是如何地艱難與火藥味十足。誰會是扭轉“希臘退出歐元區(Grexit)——這場幾乎讓歐盟分裂談判”的“首功之臣”?很顯然,大編劇皮特?摩根(Peter Morgan)如今肯定在琢磨是否有可能以紀實手法寫出齊普拉斯深受折磨與煎熬的劇情,歐元區某高級官員正是如此描述歐盟與希臘之間的這場談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