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痛苦的今天對中國有些什么警示?只要是市場,就必然會有波動,而波動就意味著風險,而在波動較大的國際市場中,只有不斷提升本國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改善人民的生活,而不是一味的訴諸于再分配和高福利政策或者沉迷于短暫的財富杠桿效應,才是一個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在過去的一個月,希臘債務危機經歷了戲劇性的轉變,從公投的否決到左派總理的迅速轉向,救援協議牽動全球神經。2008年金融危機至今,希臘實際GDP下滑25%,失業率迅速攀升,財政緊縮,政治動蕩。債務危機為何持續數年仍然找不到解決方案,緣于更深層次的希臘經濟結構失衡,而只有經歷艱難的結構調整,希臘才能真正走出困局。
貿易失衡:競爭力下降的邏輯
您已閱讀10%(305字),剩余90%(287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