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日本二戰投降7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日子到來之前,英國《金融時報》分析了中國、日本和韓國的歷史教科書,參觀了三國的國家紀念館。英國《金融時報》還邀請知名學者審閱教科書的譯本,并發表看法。許多人或許會驚訝,考慮到該地區對歷史,特別是對日本戰時歷史的激烈爭論,這三國教科書對事實的歪曲并不像許多人預想的那樣嚴重。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漢學家拉納?米特(Rana Mitter)說:“有大量的東西都摻雜了情緒,而且有些敘述存在歪曲成分。但總體而言,這些敘述超出歷史學家所認為的合理范圍的程度比我預想的要低。”以日本教科書為例,書中承認南京大屠殺,以及日本皇軍使用性奴隸(即“慰安婦”)。此外,中國教科書中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描述,遠遠超過這一話題在公共言論和公開展覽中被容許的程度。
《馬關條約》
您已閱讀23%(364字),剩余77%(119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