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希臘,這完全可以理解。對歐元區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集團來說,希臘退歐前景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然而希臘經濟規模還不如智利,而后者明顯遭受了更強大的全球經濟力量的影響:中國經濟放緩和亞洲貿易順差日益上升。實際上,就這些問題來說,南美幾乎是“礦井里的金絲雀”。
迄今受影響最大的是大宗商品。例如,油價本周進入了新的熊市,國際基準的布倫特(Brent)原油下跌至每桶57美元下方。這將影響到從委內瑞拉到俄羅斯的所有石油出口國——本周俄羅斯正在第七屆金磚國家(Brics)峰會上作為東道主招待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的客人。然而,油價下跌只是更廣泛的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一部分,后者在中國引領的繁榮結束后就開始了。
這種暴跌讓澳大利亞等發達大宗商品國家和大片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南美)感到窒息。這體現在南美地區的增長率急劇下降、進口萎縮、貿易逆差擴大和政府支持率暴跌。在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Dilma Rousseff)領導的政府是1986年獨裁政府垮臺以來最不受歡迎的;在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國智利,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的支持率下降至27%;在哥倫比亞,總統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的支持率為28%,他正艱難地試圖與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游擊隊簽署和平協議。整個南美地區上演著類似的故事。在所有地方,領導人支持率下降讓他們更難帶領國家渡過艱難時日。
您已閱讀49%(611字),剩余51%(6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