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派人士實行行政舉措時,可以推斷,他們面臨的現實難題超過他們的理念。面對現實,改革派不得不妥協,否則資產負債表在短期內面臨崩盤,成為罪人。誰也不愿意承擔崩盤的罪責。
27日央行降息降準,被市場普遍視為“央媽”的救市政策。這恐怕不是“央媽”厚意,6月24日,中美第七次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在華盛頓舉行。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拒絕就中國是否還會降息表態(tài)。6月23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再現空窗,這已是央行連續(xù)第19次在公開市場暫停逆回購,不久之前,央行向部分機構進行了定向正回購,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總操作量逾千億元人民幣。
央行并不是“放水”神獸。此時放水,想來是出于緊急理由,許多人認為央行降準降息不利于中國經濟結構改革,但降準降息有時是拯救市場休克的必須之舉,這是對前期放縱融資盤的彌補。
您已閱讀12%(343字),剩余88%(251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