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但引人注目的是,它們常常是努力進行艱難經濟轉型的副產品。上世紀20年代末期美國股市泡沫就是經濟轉型的副產品,當時美國正跌跌撞撞地邁向早先由英國占據的全球霸主地位。
上世紀80年代日本房地產和股票市場的泡沫同樣如此,當時日本已經成為一個經濟巨人,那種在追趕階段行之有效的出口導向增長模式不再有效。如今的中國也是如此——在中國,先是房地產泡沫,現在則是初露端倪的股市泡沫,它們與中國經濟失衡有很大關聯(lián)——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需要從投資主導型轉向消費主導型。
由于與既得利益發(fā)生沖突,此類轉型非常艱難。寬松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融資,以及伴隨而來的征地,其一大受益者是地方政府官員。國有企業(yè)靠著同樣輕松的財路也過得很滋潤。在每一級的公共部門都有受益于現狀的人。同樣重要的是,自由化是有效轉型的關鍵,而它只會侵蝕中共的權力。
您已閱讀25%(363字),剩余75%(111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