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頭3個月,約有2.5萬人——大多是受到迫害的穆斯林羅興亞(Rohingya)少數民族——乘船離開孟加拉灣,以尋求改善生活狀況。然而,他們卻遭到了殘忍的走私犯和一些無情的政府最駭人聽聞的對待。聯(lián)合國(UN)稱,至少有300人死于“饑餓、脫水和毒打”?,F在還有6000到兩萬人相繼被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拒絕入境,不得不繼續(xù)在海上漂流,一位人權活動人士將這種相互推諉比作一場令人作嘔的“人類乒乓球”比賽。形勢極為嚴峻。如果不采取行動,數十人乃至數百人可能都會面臨死亡。
這是一場三幕悲劇。這些前往馬來西亞的難民,很多都來自緬甸若開邦(Rakhine)西部或者孟加拉國的難民營。盡管許多羅興亞人已經在緬甸生活了好幾代,但羅興亞人事實上是沒有國籍的。諷刺的是,隨著緬甸告別軍政府統(tǒng)治,占人口多數的佛教徒中的反羅興亞情緒更為高漲。羅辛亞人被輕蔑地稱為“孟加拉人”,緬甸當地人普遍視他們?yōu)閺耐鈬J入、傾向于生育更多孩子的異教徒。2012年,暴民殺害了至少170人,并使14萬人被迫居住于供給極為不足的難民營。隨著希望逐漸破滅,羅興亞人外逃的動機也不斷增強。
第二幕是由人販子導演的。許多難民被關押在泰國“拿贖金放人”的營地。那些無法支付贖金的人可能遭到毒打、強奸或者被活活餓死。泰國當局遲遲未采取措施,直到在其中一個營地發(fā)現集體墳墓后才對此類行為進行了打擊。無法再把人扣留在泰國的走私犯便任船只在海上漂流。第三幕悲劇是那些試圖在馬來西亞、泰國或者印度尼西亞登陸的船只遭遇的事情。這三個國家都拒絕讓這些船只上岸。短期來看,我們應重點關注那些現在就身處危險之中的人。上述三國必須緊急展開救援行動,將這些移民安全帶到岸上。之后援助組織可著手解決他們的緊要需求,與此同時對那些能證明自己是政治難民的人,也有長遠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