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壇的觀察家抱怨美國政界缺乏領導力。美國商界也同樣如此。就如政治人士過分關注民意調查結果,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們已變成了股價的奴隸。維持當前美國牛市的一個關鍵要素是股票回購。利潤率正在下滑。投資機會顯然不足。剩下的只有縮減股票的數量了。美國的股票回購熱潮或許不是一場資本主義危機。但這股熱潮是一個警告信號。當企業把籌碼押注在金融工程上的時候,它們就像是在與未來對賭。
今年美國的股票回購量將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如果這股熱潮只局限于一兩個行業,比如大型石油企業和成熟的制藥企業,那還不會這么令人憂慮。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從蘋果(Apple)到百事可樂(Pepsi),各行各業的首席執行官都對維權投資者提心吊膽。同樣,如果這只是一個周期性趨勢,這種現象也不會那么讓人不安。但30多年來股票回購占利潤的比例一直在上升。去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將營業利潤的95%用于回購股票或者派發股息。根據1月以后的動向,2015年股票回購量將超過利潤的100%。
理論上,企業應該通過股票市場募集資金,投資于未來的增長。然而現在發生的情況恰好相反。根據彭博(Bloomberg)的數據,去年的股票回購量為5500億美元,而進入市場的新資金僅有850億美元,大部分投入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2015年,這一趨勢大幅加劇。不僅股票回購量激增(2月份的股票回購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040億美元),而且投資者實際上在將資金從股市中撤出。
您已閱讀33%(611字),剩余67%(123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