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人和日本人說話也那么生動有趣,他們也許會稱彼此之間親密如唇齒相依。事實上,中國和朝鮮傳統上一直這么形容彼此間的關系。相比之下,美國和日本則寧愿嚴肅地談論同為民主國家和市場經濟的“共同價值觀”。不過,雖然缺乏生動的語言描繪,日美兩國間的關系卻已成為戰后最密切、最持久的關系之一。從反恐到知識產權,大多數問題上兩國都是并肩戰斗。
這種密切關系是在二戰的灰燼中打造出來的,它超越了意識形態。日美兩國嚴重依賴彼此,這一點有目共睹。美國將日本視為它在亞洲的代言人。它依賴日本購買其國債: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是日本而不是中國——盡管這事只是剛剛發生。日本支持了美國政府的軍事干預行動,既包括資金支持,也包括越來越多的后勤支持。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則依賴美國的核保護傘,還依賴美國在日本領土上駐扎的3.5萬人部隊提供保護。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Yasuhiro Nakasone)這樣坦率地描述兩國關系——他稱日本是美國在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艦”。
安倍晉三(Shinzo Abe)或許是中曾根康弘以來日本最強硬的領導人。本周,安倍將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聯席會議上發表一場罕見的演講,慶祝日美關系的70年歷程。在這場演講中,他將強調日本齊心協力復蘇經濟的努力。他將敦促美國國會給予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他所需的“快車道”授權,以達成《跨太平洋伙伴關系》(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他還會對那場戰爭表達一定程度的悔恨,不過可能不足以令美國國會的部分人滿意。他還會勾勒這樣的一個未來:日本在擺脫戰后憲法束縛之后,能夠在幫助美國確保全球安全和守法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他不太可能提到中國,但所有人都會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