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幾個月的某個時間,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將效仿2013年中國信達(China Cinda)上市的先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華融成立于1999年,負責處理中國工商銀行(ICBC)上市前的壞賬。信達當初則是負責處理中國建設銀行(CCB)的壞賬。在3月底召開的中國博鰲論壇(Boao Forum)上,華融掌門人賴小民把該公司形容為中國金融體系的“無名英雄”,因為它接收了銀行的問題敞口,幫助它們穩定了資產負債表。
但是,華融不僅是中國金融界的鯉魚——啃食出現在它面前的垃圾。如今,華融是一家集銀行、證券及其他業務于一體的綜合企業。華融在幾個月前在中國財政部(仍是華融最大股東)的支持下,將股份出售給幾家國際和國內金融集團,為上市拉開了序幕。不久前,華融——以及所有金融機構——上市的時機看起來再好不過了。但是,如今投資者正在重點關注中國金融體系日益增加的風險。
人們擔心中國銀行體系中的壞賬,以及企業部門舉債過重(部分是低成本的美元債務,但現在這部分債務已不像當初那么劃算)。
您已閱讀32%(466字),剩余68%(100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