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中國政府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一帶一路”描繪的圖景也越來越清晰。中國外交部、中國商務部、中國發改委共同參與發布《愿景》,表明“一帶一路”涉及外交、國際經濟、投資和發展規劃,是一項目標宏大的國家戰略。另外,相關領導小組的人員配備也反映其政策優先級別之高:一端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端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一帶一路”橫跨亞歐大陸,涉及三大洲數十國,展現了大國外交的縱橫捭闔。聯通中國國內、國外,溝通開放、改革,貫穿投資、貿易,該政策反映了“走出去”戰略的升級,也體現了中國對外開放戰略乃至整體經濟發展戰略的升級。
然而,對“一帶一路”的反應存在國內外的落差,也可以看出不同國家、不同領域人士觀點的不同。自2013年推出以來,“一帶一路”在國內風生水起,但海外的關注主要還是來自政界、學界、智庫的專業人士。但是,隨著具體規劃落地,相關機構設立,特別是今年“兩會”和博鰲論壇的巨大傳播效應,情況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身處海外的我也感覺到,國際媒體對“一帶一路”的報道顯著增加,微傳播渠道中的相關內容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也開始關注這一問題,例如我近期也接到一位遠在新加坡的商界朋友的來電詢問。那么,“一帶一路”出招的目的是什么,影響會怎樣,對國際政經大棋局意味著什么呢?
您已閱讀13%(569字),剩余87%(381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