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家成熟的高科技企業來說,交易中的難點往往在于放棄什么以及什么時候放棄。30年前成立的高通(Qualcomm)曾做出一些明智的放棄決定。比如,1999年該公司出售了手機業務,并在同一年出售了基建業務。那么,該公司現在退出芯片業務是否正當其時呢?
高通過去曾公開表示考慮過這一想法,而最近投資者同樣也開始大聲呼吁這么做。分析師認為,高通最有價值的業務是其許可證業務,智能手機的3G和4G無線技術使用的大多數知識產權都是由該部門提供的。這些許可證帶來的版權費只占高通營收的四分之一,卻占了其利潤的三分之二。與此同時,高通的芯片業務為其帶來了大部分營收,帶來的盈利卻不到一半。在引入新的無線通信標準時,這兩種業務之間是能夠相互補充的。比如,對于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這樣的新技術標準,高通可以研發其幕后的種種專利技術,并同步開發植入LTE技術的芯片,以證明這種技術的有效性。然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指出,在如今這樣的時代,高通已經在為全球絕大部分手機發放許可證,這種協同效應已不那么重要了。
拆分一家企業的合理原因,要么是由于該企業的某一業務限制了其他業務的發展,要么是由于不同業務擁有不同的增長軌跡。但就高通而言,芯片業務和許可證業務都面臨著類似的不利局面。在過去12個月里,這種不利局面令其股價下跌了17%。高通的許可證業務遭遇了營收及利潤的下滑,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智能手機的價格正在下跌(高通的版權費是以手機價格的一定比例收取的),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版權費的抽成比例降低(比如中國最近的和解案)。與此同時,高通芯片業務也出現了增長放緩的現象,而且來自聯發科技(Mediatek)等企業的競爭,使其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不過,芯片業務目前仍是高通唯一的盈利增長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