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央視主持人畢福劍的“酒后辱毛”事件,正好可以用來驗證中國當下的政治生存狀況。
畢福劍言論的正確與否,在我看來也是頗為重要的。對中共黨魁毛澤東的褒貶臧否,是衡量一個人有無良知的試金石。文革之后,1981年由鄧小平等中國中共元老強行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榜“全面否定文革”,卻在對毛澤東的評價上忤逆了全社會有識之士的認知,謬稱毛澤東“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刻意對其做出正面評價,并以此作為國人遵循的標準。三十多年來的每一次思想動蕩,都與對毛澤東的態度相關聯。因為毛澤東通過暴力革命所建立的新中國,顛覆了全人類共有的人倫道德,建立了一個權力所有制的國家社會主義集中營,在少數革命權貴安享榮華富貴的背后,是無數正直、善良的中國人遭受著可怕的精神凌辱和肉體折磨,毛澤東與中共以民主自由選舉的幌子綁架了全體祖祖輩輩生息于斯的人民,企圖讓他們永遠安于被奴役的狀況,而異議者和反抗者僅僅要求自己所處的國度成為一個正常國家,每個人擁有自由信仰、自由生活的權利。
畢福劍對毛澤東的評價,是在胸中壓抑了多少年的有良知的人的真話,這種調侃式的真話,充其量也就處于常識水準。從毛時代過來的人,以及了解毛的所作所為的人,都知道毛澤東是怎樣一個人,他怎樣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以及給每個中國人帶來了什么。因此,畢福劍的言論并無特別值得關注之處。他能在酒桌上說這番話,僅僅表明他是一個還算正常的人。這或許還不能叫做“白天說鬼話,酒桌上說人話”,但也是令人頗感悲哀的。畢福劍曾經是“紅軍小學”工程的“愛心大使”,——一個為了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政治教育工廠,他被選作代言人,固然有被組織相中的信任,恐怕也不乏逢迎配合之意。對畢而言,他一定意識到自己是紅色體制一員的身份,在他所主持的那些節目里,充斥著革命的紅色基因,可以說,他是遨游于主旋律的大海之中,并從中獲得了名聲、財富以及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