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夭折了?在懷疑者看來,目前的情況無疑是如此。日本的經濟增長已經停滯。本周公布的向下修正后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經濟的年化增長率為1.5%。對于一個近些年來的表現根本談不上耀眼的成熟經濟體而言,這個數字聽起來或許不算太糟。然而,在再往前的兩個季度里,日本經濟出現了大幅萎縮。日本2014年全年的經濟產出其實是萎縮的,盡管萎縮幅度僅為區區0.03%。負的增長,無論其幅度有多小,都很難算得上是經濟學家口中日本擺脫20年通縮所需的“逃逸速度”。
趕走通縮想必是安倍經濟學(安倍經濟學指的是2012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的核心。在這方面,似乎也沒有什么好消息。日本央行(BoJ)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曾承諾,在2013年4月后的“約兩年內”讓通脹率達到2%。現在他開始在這件事上含糊其詞了。很明顯,央行行長們嘴里的“約兩年”,可能是指三年或三年以上。透明度問題就說到這里。眼下包含能源價格在內的核心通脹率僅為0.2%。除非油價突然反彈,否則,日本可能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再次陷入通縮。沒有通脹的安倍經濟學就像是沒有鬼魂的《哈姆雷特》(Hamlet)。
低通脹對日本央行構成了壓力,令其感到需要在去年10月出人意料地實施第二輪刺激之后加大量化寬松力度。如果它不采取行動,它將失信于市場和民眾,而眼下有必要說服日本民眾相信通脹已站穩腳跟。低通脹部分源于一項政策失誤:去年在鼓勵消費者花錢的同時,日本政府卻將消費稅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結果,消費者啪嗒一聲合上了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