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政協發言人召開新聞發布會,其中有兩點我覺得不太妥當。一是他在講反腐具體措施的時候,用了一個詞“很任性”;二是用了“鐵帽子王”。
和網上對此一致贊揚的態度恰恰相反,我對此是持批評態度的。在這種嚴肅的場合,使用這種意思難以界定的詞,是不妥當的。中央對高層人物的處置是非常謹慎的,時機成熟才會處理,怎么能說是“任性”呢?就像令計劃當初來到“政協”,我們現在都知道這是調虎離山,都是有計劃有布局的。
“鐵帽子王”,據說是中央領導在某次會議上也用了這個詞。我認為作為公開的嚴肅會議的發言人,不應該濫用這些詞匯。你有中央領導那么強的語言把握能力嗎?你是在內部的會議上嗎?現在中國有個不好的風氣,盲目模仿、應用領導講過的口語或俗語。應該說,領導人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另外,他能夠在不同場合運用這些詞,并讓這些詞產生不同的作用。下面的人未必有這個把握能力,沒這個授權就不應該簡單模仿。我相信領導也未必希望他的口語成為普遍模仿的語言,而現在的實際情況是領導用過的語言滿天飛,這是不正常的,也不應該。這破壞了中國語言的規范性、典雅性、豐富性。比如領導用“美麗中國”,現在好了,“最美的醫生”,“最美的警察”……難道中國形容不同人的杰出表現和品德就只有這一個詞嗎?
您已閱讀29%(523字),剩余71%(127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