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將盡,我的中國媒體同行如今忙著給各色人等加冕以及相互加冕,在北京嚴酷的冬天,一天好幾場年終頒獎禮卻是家常便飯,似乎抱團取暖,又似乎僅止于面子和票子的游戲,那些面目齊整、趕集般喧囂的媒體大戲,在我的朋友圈屢屢刷屏,站在熱鬧之外,我時時恍然,默而慘然:大V真的消失了。
大V是誰?大V是粉絲很多且愿意針對公共事務批評建言的人。這是微博興起幾年來對公眾輿論場的一個貢獻。不過大V的消失不是偶然的,盡管2014來得更猛些。早在2013年,大V就經歷過一連串污名化的過程。以薛蠻子的嫖娼事件為標志,在央視的直播悔罪鏡頭之下,大V經歷了一場聲勢不小的污名化運動,隨后大V們似乎進入了一種甩不掉的“自污模式”(看起來是這樣,你懂的),有的嫖娼,有的吸毒,大V先前在網絡輿論場所積蓄的道德魅力,在污名化運動中很快就被消解了。
有一陣子大V成為傳統媒體隱而不發的敏感詞,而基于上述種種中國式的原因,在人們的線下聚會中,大V漸漸淪為令人避之不及的詞兒,當朋友們介紹誰誰誰是大V的時候,被介紹者甚至經常自嘲“你才是大V、你全家都是大V”,曾經近似于風云人物的“大V”,在詞義的根兒上被朝野合力徹底地解構了。
您已閱讀15%(492字),剩余85%(288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