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014年中國經濟改革的回顧與反思》系列文章之三
【編者的話】2014年對中國經濟而言并不是普通的一年,中國各領域的改革措施逐漸推出,卻有進有退。陶然教授為FT中文網年度報告撰寫《對2014年中國經濟改革的回顧與反思》系列文章,希望不僅對中國過去一年的系統性改革邏輯做出梳理判斷,同時希望有破有立,將基于實地考察的地方行之有效的經驗和經過系統研究的國外經驗悉數呈現,防止中國在一些關鍵性的改革方向上選擇錯誤,群策群力幫助中國經濟實現平穩轉型。
在本系列的上一篇中,我們提到要在中國注意人口凈遷入地的城鄉結合部通過“區段征收”模式,允許城中村、城郊村村民與村集體建設市場化導向的出租房,解決農民工入城定居乃至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尋求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式解決如何在城市把人留下來的問題。這也是剛剛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解決的問題,那么目前已有的相關改革措施能否實現突破?本篇就將討論如何通過有效的純農區土地制度改革,讓留在農村的人提升農業生產與農村生活條件,同時如何處理那些遷出農村者土地的問題。
您已閱讀4%(456字),剩余96%(1220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