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急躁地對冒犯他們領袖的影片發出抗議算不上什么新鮮事。在一個網絡搞笑圖片也可能被視為冒犯“最高領導人尊嚴”的世界里,即便是來自朝鮮的唯一正式盟友——中國的影片也需接受審查。因此,要明白影片《刺殺金正恩》(The Interview)為何讓朝鮮人在言辭上做出如此激烈而持久的反應——朝鮮人將該影片稱為“戰爭行為”——就得回過頭來看一看歷史上金氏家族遭到的多次暗殺。
朝鮮人相信,西方一直熱衷于暗殺金氏家族領導人,或者以犯下戰爭罪為由起訴他們。朝鮮現任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的祖父金日成(Kim Il-sung)在1945年結束蘇聯流亡回到平壤后不久,就被人扔了一顆手榴彈,但被一位俄羅斯人所救。即便是在今天,朝鮮官方媒體仍在盛贊這位俄羅斯人。1950年,美國人獲悉金日成在朝鮮極北地區行蹤的情報之后,曾試圖用綽號“泰山”(Tarzan)的巨型炸彈殺死這位朝鮮的首位獨裁者。大約十年前,金日成的兒子、金正恩的父親金正日(Kim Jong-il)在坐火車前往朝鮮西北部的旅途中逃過一場大爆炸;他在地下一連躲了好幾個星期——而在2003年,美國就在試圖用地堡炸彈將伊拉克領導人“斬首”。
金正恩肯定知道,他不太可能被投票趕下臺——對一個以超過99%的選票“當選”的人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還是可能被子彈干掉。就在一年前,朝鮮官方媒體對金氏家族內部的一場未遂政變進行了近乎惡毒的批判。金正恩因迄今還未進行任何國事訪問而感到不快,但他在自己的國家里也很少旅行,他更喜歡平壤的安全感,這里有朝鮮戰爭期間平壤遭受轟炸時深挖的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