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創新不足一直以來被當作既成事實而為人詬病。在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創新不足”四個字,就可以看到鋪天蓋地的文章或發言批評中國創新不足的現狀,痛陳中國創新不足的種種原因——無外乎是體制的弊病或者文化的缺陷,警告創新不足將拖累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確實,我們生活中幾乎所有的用品都可以說是西方發明的。很多高科技產品和設備雖然是中國制造,但是核心技術卻是發達國家的。我們用的蘋果手機也是中國生產的,但中國的附加值只是整個手機價值的零頭。中國有數十萬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但年年的諾貝爾科學獎都與中國無緣;而瑞士這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小國卻出過二十多個諾貝爾科學獎成果。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創新確實非常不足!但是,少有人想到,這樣的比較可以用到世界上所有發展中國家身上——不只是中國創新不足,巴西、墨西哥、土耳其這些人均收入高于我們的發展中國家的創新甚至還要不足,更不用說其他更為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了。事實上,不只是中國本土沒有產生過諾貝爾科學獎成果,可以說所有發展中國家本土都沒有產生過。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之下的創新不足不是中國所特有,而是全世界所有發展中國家的特征。這樣的創新不足顯然不是簡單的體制問題,更不可能是文化問題,畢竟世界上約140個發展中國家的體制和文化是千差萬別的。
您已閱讀13%(539字),剩余87%(356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