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滬港通”從11月17日正式推出后,兩地眾說紛紜,“南冷北熱”現象一度耐人尋味。FT中文網此前也有《滬港通》專題持續關注,滬港通推出“滿月”之際,本次邀請兩位內外資券商人士申銀萬國郭磊、瑞銀證券侯延琨,從滬港角度分別給出各自觀察。
在談滬港通之前,筆者先分享一個經濟學小故事。諾貝爾獎得主、著名經濟學家詹姆斯?莫里斯教授此前訪問中國的時候,曾納悶中國的斑馬線為何存在。因為在英國,斑馬線附近車是讓著行人的;而在中國,車一般只讓燈并不讓人。后來還是他自己找到了這一問題的答案,斑馬線在中國存在著一個“路徑指向”的作用:行人都朝斑馬線附近集中,人聚集足夠多了,就把車擋住了。
筆者在這里要打的比方很簡單: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滬港通這樣的制度設計存在著一個斑馬線效應。
您已閱讀17%(333字),剩余83%(161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