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都去哪兒了?從數據看,外行人可能會得出結論——全球化正處于危機中。全球金融危機過后,世界商品及服務貿易最初強勁反彈,但之后又急劇放緩。全球貿易增速通常是全球經濟增速的兩倍,現在卻低于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這是40年來首次出現的局面。
現實情況倒沒有那么可怕。金融危機爆發后,大蕭條時期自由貿易倒退的現象并沒重演。盡管一些政府沉迷于“隱秘的保護主義”,利用法規使外國競爭者處于不利境地,但沒有一個國家大規模采用貿易壁壘。
上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經濟學家拿出了一個更可信的解釋:全球體系正經歷結構性變化。此前涉及跨境貿易的經濟活動已開始轉向各國經濟體內部,尤其是中國。因此,統計顯示的貿易增長放緩不應引起震驚,但它突顯了政策制定者應保持警覺,隨時評估和影響全球化不斷變化的未來。
您已閱讀33%(363字),剩余67%(72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