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同學老董在北京生活、工作了十多年后,今年年初決定辭職回山東老家搞生態農業。老董是縝密、慎重之人,為了避免無準備之仗,他投入了大量金錢、時間和精力在前期考察中。
上個禮拜,他到上海崇明考察,我們幾個同學聚在一起,問他的感受。已經明顯變黑的他,依然信心滿滿,但多了不少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思考,就是如何跟農民打交道。他在山東某縣考察時候聽說的一件事情,體現了農村問題典型的復雜性。
該縣某村一位楊姓老板,在外面開電子廠發達了,想為父老鄉親們做點善事。考慮到該村地處山區,平時雨水稀少,他想為鄉親們挖一個水塘,一來干旱的時候可以澆澆地,二來小孩子們也可以進去游泳洗澡什么的。
您已閱讀14%(293字),剩余86%(175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