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適區呆上五六年是一段漫長的時間。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的量化寬松(QE)政策幫助美國經濟重新站起來。在銀行業進行痛苦重組之際,量化寬松政策也為該行業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確定性。但是,隨著美聯儲始于2009年初的資產購買計劃到達終點,這一切將要結束。
對銀行來說,QE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維持超低利率讓它們能夠以低成本借入資金,然后投資于收益率較高的長期資產。美聯儲的定期購買行動還推高了債券組合的價值。但是,低利率也將凈息差壓低至歷史低點。第二季度美國銀行業的整體凈息差(貸款產生的利息收入與為存款支付的利息之差)為3.1%,而20年前為近5%。
理論上,量化寬松結束、利率上升應當提振銀行的凈息差。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摩根大通(JPMorgan)應當受益最大,因為它們被視為“資產敏感的”銀行,即資產比債務對利率變化更為敏感。分析師們估計,利率上調100基點,將使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的凈利息收入分別躍升8%和5%。
您已閱讀51%(427字),剩余49%(41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