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最后一道主菜,品嘗之前最為誘人,之后則只余饕餮回味。
也正因此,以中國為主場的夏季達沃斯的高潮,往往是以中國總理的開幕報告開始,也以其結束而告終。本次中國總理李克強9月10日演講之前的小型談話內容(可參見《李克強:今年中國經濟能夠完成目標》),已經引發市場內外震動,不僅第二天滬指收跌,倫銅當晚更是跌去2%——投資市場的邏輯很直接也很粗暴,如果中國不推行“強刺激”,那么經濟只能“溫復蘇”,至于當下承諾的改革,對于市場來說并不想當然意味著紅利,甚至可能是短期風險。
不確定性之下,李克強9月10日全體演講多方關注,在正式會議開始前兩小時已經有人排隊——在顯貴遍地觀點廉價的達沃斯,時間寶貴,聽眾選擇難免勢利,提前排隊并不常見。李克強的演講,是否值回票價?一位國外同事會后就表示,他和幾位同行都努力想明白李克強今年報告與去年的不同。就我來看,如果去年達沃斯李克強逐漸明晰施政路線圖,那么今年則在形勢變化之下重新定位,尤其是對于制度創新的定義值得重視。
您已閱讀18%(424字),剩余82%(191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