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從展開世界上引人注目的大規模反腐敗以來,世界以及中國社會各界對中國未來的趨勢和變化多有討論,但絕大部分討論所議非當,多有偏差。如何看中國的未來趨勢,取決于中國權力結構和政治生態文化的變化。在跟蹤研究的基礎上,如果將現實中國的各種現象、正在發生的事情予以系統歸納,就會發現一種影響深遠的結構性的節點,而這些政治生態節點及其相互關系的梳理和構建結果,就形成了所謂的“習模型”。我們相信,運用這一模型,不但可以了解和解釋現在發生的事情,更可以從中把握未來的中國形勢發展邏輯,進而推斷未來中國的大趨勢。
“習模型”的五大關鍵結構如下:
首先,政治上對抗西方,這倒不是中國的選擇,而主要為西方國家的選擇。其次,經濟上繼續支持全球化,今后將會更加突出的是“中國市場”,以此來代替“中國制造”以及“世界工廠”的全球形象。第三,通過制度建設,逐步完善社會公共福利建設,回避中等收入陷阱等客觀風險。第四,權力適度集中,權力適度集中的原因在于必須要終止贖買式政治效忠文化,構建法律秩序和重塑政府尊嚴。就此而言,反腐敗將會持續,但最終權力結構還是會步入法律與制度建設的軌道。第五,政治上會突出“新社會主義”內涵,包括國家社會文明以及法律制度、公共福利建設、國家秩序和權威等,這是符合歷史軌跡的、政治與經濟相結合的、甚至是別無選擇的發展道路。
您已閱讀33%(560字),剩余67%(116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