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顯廷是一位被忘記了的重要經濟學家。1903年,方顯廷出生于寧波,幼時喪父,靠母親一手拉扯長大。由于家境貧寒,他中學沒有上完就被迫輟學,到上海厚生紗廠做學徒。他的老板穆藕初慧眼識英才,資助方顯廷讀完中學,又出錢送他到美國讀書。方顯廷先是在紐約大學讀本科。讀書期間,因為生活拮據,方顯廷不得不到處打工,甚至靠教美國大媽們打麻將掙點外快。
1924年,方顯廷遇到了他的人生導師何廉。何廉當時正在耶魯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受到何廉的影響,方顯廷也到了耶魯。拿到博士學位之后,方顯廷繼續追隨何廉,回到南開大學任教。在南開,人人知道:“何不離方,方不離何。”
1936年,方顯廷發表了一篇題為《統制經濟與中國》的論文。他認為,統制經濟由來已久,而且將在全世界范圍內取代“放任經濟”。他力主在中國實行“統制經濟”。1936年之后,何廉應邀在國民政府任職,擔任了經濟部常務次長、中央設計局副秘書長等職務。方顯廷也跟著到中央設計局負責調查研究工作。他向蔣介石提交了中國工業發展的三年規劃,再次提出,中國應該學習的典范是德國和蘇聯。解放戰爭期間,方顯廷一家窮窘不堪,他為了養活家人,曾同時兼任九份工作。1947年底,方顯廷受聘參加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工作,去國離鄉,輾轉于曼谷、新加坡等地。
您已閱讀15%(536字),剩余85%(312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