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沒有跡象顯示中國的經濟放緩已經觸底。經濟形勢好轉需要多種因素的疊加作用,包括投資、出口或者消費回升,在當前官方試圖引導“去杠桿”的大環境下,這不太可能很快發生。十多年前,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在面臨與當前類似的嚴重債務問題的情況下成功重振經濟增長,靠的是利用繁榮的國際市場,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orld Trade Organisation)為此提供了便利。
但這一次的情況有所不同。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復蘇依然乏力,這兩個地區都需要實現更加強勁的貿易余額以支撐自身經濟復蘇。因此中國的出口反彈幅度很可能較為有限,中國將面臨減小貿易順差的持續壓力,這將對中國的工業產出產生負面后果。
但是,抑制經濟增長的最重大因素將是中國停滯的房地產市場。消化過量的住房存量或許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建筑和房地產行業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占比重約達13%,但這兩個行業與其他經濟活動的聯系放大了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您已閱讀21%(405字),剩余79%(154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