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大亨與世界級領袖見面時,比如有威爾士親王(Prince of Wales)、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和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出席的5月27日在倫敦舉行的包容性資本主義大會(Conference on Inclusive Capitalism),你從來看不到他們交換名片。就算他們交換了名片,我也懷疑他們是否就會把名片保存起來。幾年前,一場國際會議結束后,有人到一位身價上億的會議發言人的房間,檢查后者是否落下什么沒有帶走。這位客人已經自己收拾了房間——床鋪整理過了,家具也擺放整齊。他曾在這間房間住過的唯一證據,就是在垃圾桶中的幾十張有前途的高級交際人士的名片。
據我所知,他匆忙地把新結識的人的信息抄寫了下來。但就算他把名片扔掉就完事,也能說得通。如果你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企業家之一,很有可能的情況是,世上任何一臺總機都可以幫你接通電話。你不需要一張2乘3.5英寸的小卡片來提醒自己對方的直撥電話是什么。奇怪的是,其他人也不需要。
實際上自數字通信誕生以后,人們就一直在預言名片的死亡。而在一個早已十分容易用電子技術將聯系人信息發送、同步和用電郵發出的時代,名片依然盛行。坦迪有限公司(Tandy Ltd)旗下的Cardworks是英國《金融時報》的名片制作商,Cardworks稱,如果說有什么變化的話,那就是對于名片的需求增加了。公司經理丹尼斯?西科拉(Denise Sikora)說:“對許多公司來說,名片就是公司的展示櫥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