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與眾不同——這里說的是與其他印度領導人不同。在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贏得選舉之后,身為該黨候選人的莫迪肯定將出任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的總理。他一點也不像之前那些世故、來自城市、接受英語教育、出身國大黨(Congress party)的總理。莫迪胸圍寬大、生性好勝,來自相對低賤的靠生產植物油為生的甘奇(Ghanchi)種姓,這使他也有別于印度人民黨歷史上唯一一位曾經入住新德里馬場道7號總理官邸的領導人阿塔爾?貝哈里?瓦杰帕伊(Atal Behari Vajpayee)——后者是位風度翩翩的婆羅門(Brahmin)子弟。
莫迪出生于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幼時在父親和伯伯的茶鋪幫忙,成為孕育了印度人民黨的右翼團體——民族衛隊(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 RSS)的活動分子,憑借著雄心壯志和組織才能一路晉升,當上古吉拉特首席部長。他自2001年以來一直擔任此職,歷經多次選舉屹立不倒。
莫迪在大企業贊助下開展的總理競選宣傳活動高效得近乎冷酷。依托莫迪的人格魅力(而非印度人民黨不痛不癢的宣言),競選宣傳在印度全國激起強烈反響。黨內黨外的競爭對手陣腳大亂,而那些吵吵嚷嚷、組成莫迪核心支持者群體的二三十歲印度教男子興高采烈。
您已閱讀25%(571字),剩余75%(168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