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沖突的關鍵是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若想看透美國經濟走強和美國國債收益率走低之間的看似背離,就要從美國國債市場的角度思考問題。
傳統觀點認為,經濟數據向好導致短期利率預期上升,因此債券收益率也會相應升高。畢竟,如果經濟在增長,產出缺口應會縮小,并可能出現產能約束。隨之而來的通脹威脅,意味著貨幣政策可能會收緊。
但其中的因果關系可能會反過來,考慮一下債券市場如何看待經濟、而不是經濟應如何看待債券收益率,可能會更有趣。這一“本末倒置”思路需要更仔細地考察三個因素:債券收益率能告訴我們什么;債券收益率走勢獨立于官方利率的歷史先例;以及債券收益率對于經濟的不同參與者分別意味著什么。
您已閱讀20%(288字),剩余80%(118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