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供職于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的學者布萊恩?亞瑟(Brian Arthur)做出了一項驚人預測。未來二三十年,西方數字網絡履行的功能最終將相當于美國“實體”經濟的規模。亞瑟寫道,或者,換句話說,如果你考察一下電子供應鏈、機器人、通信系統以及毫不起眼的條形碼所做的所有工作,你會發現,根據生產率和產出計算,數字經濟將“在規模上超越實體經濟”。
這聽上去很了不起,但也引發了一個關鍵問題:隨著數字網絡規模的擴大,在未來的世界,那些有血有肉的員工要做什么?上月,在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和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執教的學者西蒙?黑德(Simon Head)加入到這一辯論中來,他寫了一本書,名為《沒頭腦:為什么機器越來越聰明,卻讓人類越來越笨》(Mindless: Why Smarter Machines are Making Dumber Humans)。
正如本書副標題所言,黑德極度悲觀。因為這些數字網絡——或者他用企業行話所說的“電腦業務體系”——的骯臟秘密在于,人類不知道如何還擊。這些網絡繼續取代著原本由中產階級從事的工作,讓他們失業,或者讓他們去做那些吃力不討好、單調乏味的差事,而少數有技能的管理者(或企業所有者)精英卻變得更為富有。因此,收入不平等程度繼續加深,數字體系越來越多地指揮我們所有人該做什么,凌駕于人類常識之上。
您已閱讀33%(620字),剩余67%(128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